第5251天
每日中医故事 |首页>>中医方剂库 >>网上教室>>生命中医论坛 >>会员聊天室
每日中医故事
浏览摘要 主题简约信息>>
总数1篇
第271篇
题目:水淹死的人最多的地方不是在大海、河流或池塘,而是在医院
主题词:水淹死的人最多的地方不是在大海、河
摘要:『天涯杂谈』 医学以人为本之二:水淹死的人最多的地方不是在大海、河流或池塘,而是在医院 本
作者:生命中医网
发表时间: 2011-07-06
修改
---- 水淹死的人最多的地方不是在大海、河流或池塘,而是在医院 ----

『天涯杂谈』 医学以人为本之二:水淹死的人最多的地方不是在大海、河流或池塘,而是在医院

本文选取自广州中医药大学江勋源教授经典语录:

不要轻易打吊针

  被过渡治疗的一部分原因是病人或家属要求的:

  很小的时候,是在江西并不偏远的农村长大的,记忆中,周围十几个村里,如果有人去到医院打吊针,说明那人一定病得不轻了,很多村民都要跑到医院去看望。不需要什么病危通知书,打吊针本身成了一种“病危”的标志,病人最后活不过来,也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。

  时过境迁, “打吊针”己经成了进医院的例牌,无论是儿童医院还是以中医为主的中医院,补液应用之广、补液量之多己达到了惊人的地步。在每一家医院的急诊室,用于输液的病床是不够的,病人只能坐在一排排座椅上,液袋子则挂在半空的铁梁上。

  这其中不小的一部分是病人要求的,因为,不给病人补液,就是对病情不够重视如果,病情不及时好起来,医生是要挨骂的,医生只好迎合病人的要求,从“适应症”出发,变成了从“没有禁忌症”出发,也就是从“需要开补液”变成了“能开补液的”通通开补液,病人和家属高兴,又能创收,何乐而不为。

  这种情况在儿童更为严重。在儿童医院里,因为儿童的禁忌症比如心衰、肾衰等情况相对少一些,家长的心情又更为迫切,滥用补液的情形也就更为明显,急诊室的座椅用于补液是不够的,因此,在儿童医院的大院里,每一棵树上都打满了钉子,上面挂满了瓶子。

  有位朋友的父亲是位72岁的老人,因肺炎住进了一家医院里,例牌每天都是打吊针,而且每天不少5瓶,一周后,老人家的脚踝开始肿了,家属被告知:老人家心脏不好,出现了心衰。家属很纳闷,老人家一辈子也没心衰过,住院前,还每天爬白云山呢!怎么一进院,躺在病床上,反而心衰了?

  随后几天,肿胀的范围不断往上延伸,医生的解释当然是心衰不断加重,很快就肿到了肚子,出现了腹水,继尔胸水,被进去的液体己经漫延到了胸部,头颈部当然也有些肿了,十天后,老人家死于心衰,而不是肺炎。

  朋友问我,老人究竟是怎么死的?我说:被水淹死的。从脚上开始往上淹,淹到颈脖子以上,当然就淹死了。水在身体外面需要大是的水才能淹死人,而直接注入身体里面,需要的量就少一些了。

  这是近二十天才把人淹死的例子,医学上也找不出什么特别不对的地方?老人家己经七十多岁了,想打官司肯定是羸不了的。

  而三天就把人淹死的例子就惹上了官司:这是网上随手摘来的例子:

  王磊,2007年4月,王磊因感冒到北大第一医院急诊室求诊,三天后,王磊死亡。王磊的妻子刘女士回忆,入院的当天,医生在给王磊输液后,他就出现了抽搐症状。

    王磊妻子:“输上这个药就开始哆嗦就难受,在这种情况下我找了他们医生找了四次,就在那坐着都不带动的。”

    医生开的药物是一种抗菌素拜服乐,刘女士仔细看了一下药物说明书,发现丈夫的症状跟说明书中描述的的过敏不良反应非常相似。

    王磊妻子:“我就跟他讲一下,我说他用这个药可能有一定的问题,这个医生陈夏欢,把手插着这个兜,完了靠在那个桌子上就一副那种傲视一切,结果他们给他推走以后,打了强镇静剂。”

    在整理交费清单时,刘女士发现,王磊从入院到死亡只有50个小时,医生竟然开出了54支强镇静剂,综合其他用药量高达47730毫升,相当于47公斤的水。

  过渡补液不仅加重心脏的负担,对于肾脏的损害更是死命的。

  很多人一发烧就打吊针,本来身体是处于热极的状态,吊进去的冷水却大量地进入肾脏,使肾脏聚然遇冷,肾小管,肾小球受寒毒侵袭,能有不坏的吗?而肾脏的损害是无形的、无感觉的,在没有超过临界值之前,没有任何症状,而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,就是肾衰,因此,越来越多的人莫名其妙就出现了肾衰竭。

  因此,在这个世界上,水淹死的人最多的地方不是在大海、河流或池塘,而是在医院里。当我把这个观点在一次医疗界同行的聚会中说出来的时候,得到了全场一致认同。




[录入文章,会员权限]
查找: 题目: 主题词: 摘要:
作者: 发表时间(格式如:2009-03-29):